郑文华

  • 发布日期:2020-08-11 11:22
  • 来源:
  • 字体大小:
  • 打印:
  • 阅读量:208

郑文华为父亲修剪指甲。

郑文华为患脑溢血的丈夫穿衣。

郑文华一家其乐融融。

  【主要事迹】

  郑文华,女,汉族,1968年4月出生,内江市隆昌县响石镇响石山社区居民。

  她不仅是一个远近闻名的“好女儿”、孝敬公婆的“好媳妇”,还是一个体贴入微的“好妻子”,乐于助人的“好邻里”。在响石镇街道上,一提到“郑九妹”,几乎是人人夸赞。

  九旬父亲因伤坐轮椅

  她默默担起照料重任

  2014年大年初四,郑文华在家里做家务,突然接到消息,93岁高龄的父亲郑才章在外出散步时不慎摔倒。郑文华连忙将父亲送到隆昌县中医医院治疗。医生诊断后表示,老人因摔倒致使股骨碎裂,鉴于年岁已高,建议保守治疗。10多天后,暂时稳住病情的郑才章出院回家疗养。

  郑才章共有7个儿女,各自成家后分地而居,郑才章与排行第六的儿子一起住在位于响石镇洋房子街的老宅里。虽然已年过九旬,但老人身子骨十分硬朗,在老六患上心脏病后,还能照顾儿子的一日三餐,闲时就去街上的茶馆与老友们一起喝茶聊天。

  今年49岁的郑文华是郑才章最小的女儿,排行第九,许多人都亲切地叫她“九妹”。郑文华不满1岁时母亲就逝世了,郑才章十分怜惜小女儿早早没了母亲,对她格外好。

  “那时候家里穷,别人都喊我爸把我送人,可他说,只要他活一天,就要带我一天。”说起往事,看着如今坐在轮椅上的父亲,郑文华有些哽咽。

  郑才章年岁已高,现又因股骨碎裂,往后的日子只能在轮椅上度过,想到哥哥姐姐们各有各的难处,郑文华一言未语,默默地担任起了照料父亲的重担。“他是我的父亲,照料他是天经地义的事。”郑文华说。

  郑文华与丈夫陈吉超住在响石职业中学教师宿舍。教师宿舍地理位置较高,出外需要走较高的阶梯,郑文华就将父亲安置在老宅里,两口子与郑家大哥分白天晚上两个班,轮流照看父亲。郑文华每天跑上跑下,不怕苦累、不怕脏臭,给父亲端屎接尿,洗浆连补,熬粥做饭,无微不至的照料,让老人心里暖暖的……

  丈夫“病危”侄媳生子

  她用温情撑起一个家

  本以为日子就这样平淡而温暖地过下去,却不想没到一年,又一个“意外”袭来,险些让郑文华束手无策。

  2014年11月的一个周五,在响石职中从事财务工作的陈吉超从隆昌出差回家,因当天正好轮到郑文华大哥照顾父亲,陈吉超就和朋友们在外喝茶聊天。“当时我突然就感觉站不住了,手不受控制地抖,茶杯都拿不稳了。”陈吉超说着当天的情况。

  一旁的朋友连忙打电话找郑文华,正在家看电视的郑文华起初不相信。“吉超身体不错,这么多年都没有什么大毛病,加上给我打电话的那个人经常喜欢开玩笑,我当时觉得他们是骗我的。”郑文华说,当她满腹狐疑赶到茶馆看到丈夫后,才慌了神,连忙将丈夫送到了隆昌县人民医院。当天,陈吉超就被医院确诊为突发脑出血,并下了病危通知书。

  “那天还把他的头发都剃了,一旦情况不好,随时准备动手术。”郑文华回忆说,父亲半瘫在家,丈夫又被下了病危通知书,当时她心里焦灼成一团,很久都没缓过神来。

  好在经过抢救,陈吉超病情好转了起来。2015年1月,惦记着学校工作的陈吉超在医院里呆不住了,坚持要出院。

  陈吉超虽然保住了性命,却留下了许多后遗症,反应迟钝、记忆力减退,部分肢体也变得麻木,行动有所不便,郑文华不想让丈夫出院,但拗不过丈夫的坚持,最终还是妥协了。为了能同时照料父亲和丈夫,郑文华还将父亲接到自己家中,同时关掉经营了多年的小商店。

  “医生说他不能接触电脑、电视,他不听,躺在病床上还想着学校到了年终结算的时候,会议还没有去开之类的,就不知道想想自己的身体。”说起这件事,郑文华一边对记者“抱怨”,一边忍不住瞪了一眼陈吉超。

  “学校其他人都没有我对财务熟,我不管怎么办嘛?每年年底都是最忙的时候,我在医院住着,学校怎么办呢?”陈吉超小声“辩驳”道。

  家里已经有了两个病人,这还不算完。没过几天,因家庭原因,郑文华的侄子将怀孕8个多月的妻子送到了她家中,请她帮忙照看。想到侄子家中较为困难,郑文华二话没说就同意了。2015年2月,郑文华的侄儿媳妇生产,坐月子也全靠郑文华照顾。

  同时要照顾两个病人、一个产妇和一个刚出生的婴儿,郑文华每天忙得像一只转个不停的“陀螺”。“那时候,我每天早上6点钟就起床,要做3份早餐,父亲要喝粥,吉超要吃粗粮,侄儿媳妇是海南人,又是产妇,忌口多。”郑文华说,等早餐做好温在炉子上,她就去帮父亲和丈夫穿戴起床,为丈夫测血压,给小婴儿洗澡,送丈夫上班……等这些事忙完,已经快10点了,她才腾出空去市场买菜。急匆匆回家后,她又开始做午饭、带父亲散步、做晚饭……脚不沾地忙到晚上10点,忙碌的一天才算结束。

  日复一日,月复一月,郑文华从来没有叫过苦和累,只是默默地用她的温情与坚毅,为这个家庭撑起了一片天。

  对乡邻夫有义妻有情

  中华传统美德代代传

  除了自己小家庭中的温馨和睦,父慈子孝,夫妻恩爱,郑文华和陈吉超不论是对邻里还是对陌生人,都十分友善和乐于奉献。2016年10月29日,郑文华家入选内江市“最美家庭”。这个称号,对于郑文华和陈吉超来说,可谓实至名归。

  今年52岁的陈吉超,从1987年至今,一直在响石职业中学工作,长期以来担任地理学科教学和财务工作。30年来,他兢兢业业、勤勤恳恳,以校为家,上个世纪90年代,他还因半夜与窃贼斗智斗勇,保护学校财产而获得学校“见义勇为护校产”表彰。在生活中,他曾两次奋不顾身帮助救火,保护了他人财产不受损失。

  俗话说“不是一家人,不进一家门”,与陈吉超的勇敢正义相对应的,是郑文华的孝顺善良和热心。

  响石镇高洞村村民刘基华家庭困难,房屋倒塌了却无钱修房,郑文华便借钱帮他修新房;酱园村的李华英家庭困难,孩子上学交不起学费了,郑文华便借钱给她孩子上学;同学80多岁的老母亲孤单在家,郑文华时常上门照看,如今老人一有事情就找郑文华,两人处得就像亲娘和闺女……

  夫有义,面对危险迎头而上;妻有情,对家庭困难的邻里不遗余力伸援手。夫妻二人用一言一行传承着中华传统美德。在川西钻探70504队工作的儿子受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,也关心家人,热心公益。从小家到大家,从小爱到大爱,她让我们看到了爱心的传递,看到了平凡事中汇集起来的伟大。

  好人寄语:孝道重如山,美德需传承。

  道德点评:她用一言一行传承着中华传统美德,用爱与责任铸就了普通人不平凡的故事,从小家到大家,从小爱到大爱,坚定而执着地诠释着世间最美好的真情。